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教育 > 正文

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顺利举办第二十二期“和园论坛”学术沙龙活动

日期:2024年12月20日 来源: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 作者:易汝玺 韦萌 摄影:叶佳灵


为了增进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升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于12月16日下午,在文综楼1106教室成功举办了第二十二期“和园论坛”及第二十六期“言·传”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活动聚焦“近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研究”,由欧宗启教授担任指导老师,张艳秋、刘娟、郭冬勇三位文艺学博士研究生作为点评嘉宾,七名2024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围绕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汇报。此外,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研究生积极参与了此次学术盛会。

活动现场

汇报中,七名同学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近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问题。杨思异同学从《人间词话》出发,深入分析了王国维汲取西方理论建构境界论及相关思想的方法及成果,并对其“西方化”实践进行评价与反思。毛远同学对宗白华意境理论的现代阐释的特点、贯通传统及其现代表达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其建构经验。谢桉贤同学对梁启超文论的建构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分析,并总结了其文论建构的特点及局限性。黄铄程同学对李泽厚意境理论建构的苏式反映论和认识论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论的情况进行了评价。邹雨璇同学则从文艺进化观、文学功用观及文体新变等方面分析了严复《天演论》翻译与林纾翻译对中国文论新变产生的具体影响。黎家诚同学具体分析了王国维汲取德国古典美学和尼采、叔本华的思想建构“古雅说”的情况并对其建构局限作出了评价。陈莹滢同学对王国维运用叔本华理论评价《红楼梦》的得与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判。

每位同学汇报结束后,欧宗启教授、点评嘉宾以及文艺学研二研究生均进行了提问和点评,既肯定了同学们的研究成果,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通过这一环节的互动交流,大家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及现代转型问题有了更加深入、更具历史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认识。

活动最后,欧宗启教授为点评嘉宾颁发感谢状,为汇报同学颁发证书。此次“和园论坛”学术沙龙活动,不仅为研究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研究成果和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也助力研究生进一步了解学术前沿动态,拓宽学科视野。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