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教育 > 正文

“聚焦新高考,赋能新征程,培育新人才”——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 2022 级师范班师生参与高端学术论坛交流活动

日期:2024年12月13日 来源: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 作者:谭舒元 摄影:吴侠 谭舒元


12月5日上午,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吴侠老师率2022级师范班全体学生,赴南宁市第十四中学参与高端学术论坛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特邀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主持人,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与思辨读写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领航计划”专家余党绪亲临现场并作报告。

针对新高考改革对思维品质高度重视以及当前语文教学现状的教育背景,余党绪老师以新高考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要求为契机,结合新课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目标,为同学们作关于“我的阅读改进及反思”的主题报告。他表示,当前语文教学面临诸多困境,学生在高考压力下阅读内容局限、阅读目的功利,且阅读课弊病丛生,如篇幅短、容量小、品位低等,网络阅读与阅读检测方式更是加剧了“浅阅读”现象。

余党绪老师结合杜威关于思维的理论,深入剖析阅读思维的不同层次,指出惯性思维与印证性阅读的弊端,如惯性思维的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印证性阅读的局限与低效,难以推动认知升级与知识更新。他结合历年高考作文题目,深入分析思辨性阅读在培养学生逻辑性、批判性思维方面的重要性。他指出从印证性阅读到思辨性阅读是阅读方式的关键转型,思辨性阅读强调读者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质疑、论证、反思和评估与文本展开平等对话,追求个人理解的完善与超越。他希望同学们改变阅读姿态,在自主阅读中积极质疑、比较、求证,通过阅读多元开放且具不同视角的文本,尤其是经典名著,进行人生智慧的理性反思,在阅读实践里,逐步提升知识层次、阅读素养与思维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从而在语文学习与人生成长道路上稳健前行,适应新高考需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

关于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余党绪老师指出,一是价值立意要高站位,敢于取舍,挖掘经典名著独特价值;二是大单元教学设计,利用整本书阅读在大概念挖掘等方面的优势,探索大单元教学;三是学习过程思辨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论证和理性反思能力。他期望教师们能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思维教育,引导学生从印证性阅读向思辨性阅读转型,提升学生阅读素养与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形成逻辑性、辩证性与批判性思维方式,更好地面对生活与未来挑战。

本次活动搭建起思辨性阅读与教学方法研究的交流平台,旨在拓宽 2022 级师范生的教育视野,把握新高考的指导方向,提升他们未来投身教育实践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初审:朱映运 复审:范潇潇 终审:陆晓芹 编辑:廖雨洁